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

W5-2 「月報制度」的執行要領

原文內容:

月報是公司培養同仁走向專業化,訓練同仁養成分析能力與習慣的重要制度,在執行方面,應該要掌握正確的要領,才能得到好的效果。就學習的過程而言,可說是從臨摹開始,到掌握正確的技巧與方法而能靈活運用,進而能夠獨立、創新。因此,月報制度的執行要領可依序分為三個階段:臨摹分析階段、變化分析階段、獨立分析階段。

在新進同仁剛開始從事月報的時候,主管會針對該部門的運作內容,為同仁規劃報告的結構,以及統計分析的格式與方法,這個時期屬於「臨摹分析階段」。此階段的執行要領,在於同仁應該清楚認知到,月報並非僅僅只是在對主管進行工作報告,而是在整理、分析自己的工作,因此要用心地準備資料,用心地體驗此分析方法的道理為何,藉此瞭解每一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,認真思考其可能反映出哪些現象。同樣地,上台報告的時候,並非只是在呈現所整理出來的資料而已,真正的重點在於報告自己分析數字、資料之後,所解讀出來的現象、所發現的問題等等。

在同仁上台報告時,主管應該特別注意其對數字是否有解讀錯誤的地方,可以隨時藉由提問題的方式,來瞭解同仁是否正確地掌握到數字的意義;如果發現同仁不瞭解,或是對事物的解讀不準確、不充分,則應該幫助他正確地解讀,或是加以補充。對於其中難度較高的部分,如果同仁並未發現,則主管應該主動提出來,告訴同仁數字顯現出來的「可能」現象,並且導引同仁可以往哪些方向去思考看看。

當同仁對於上述基本的分析方法已能充分瞭解、掌握,建立起分析、解讀的基本能力之後,便可以進入第二階段「變化分析階段」。此時,主管可以適時增加新的分析格式與方法,讓同仁練習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事物,增加分析的角度。在這個階段,主管同樣可以再透過提問題的方式,來瞭解同仁對於新的分析角度是否充分掌握,並且適時幫助同仁解讀,藉此幫助同仁學會此一新的分析方法。

此階段主管應該注意的是,不同的人領悟基本分析方法的速度或有不同,因此進入到第二階段所需的時間也因人而異;在改變、增加分析格式與方法的同時,也要適度地協助同仁刪除報表中效用不大的數字與分析,並且視情況設法將不同的報表結合為一,達到精簡報表而且又能更精確解讀的效果。

當同仁逐步學會不同的分析方法之後,可以進入第三階段「獨立分析階段」。在這個階段,主管可以導引同仁加深分析的深度,鼓勵同仁針對特殊的問題進行專案分析,訓練同仁針對特定問題進行較為深入而透徹的分析。另一方面,則是鼓勵同仁排除制式的分析模式,獨立設計新的表達格式、自創新的分析方法,而找出新的分析角度來。

此時主管應該注意的是,同仁自創分析方法的時候,很容易犯的毛病,就是將不同的數字拿來無意義地加減乘除一番。對此,主管應該要明確地指出來,避免此一錯誤的分析方式一直存在。

整體而言,月報制度的執行要領,是讓同仁從臨摹開始,逐漸走到獨立思考,而上述三階段之間,也是一種循序漸進、逐步進展的過程,主管應該視每一位同仁的個別狀況,來分別增加其分析的角度與深度。透過這種方式養成同仁分析的能力與習慣,並且持續不斷地精進分析能力,藉以主動地解決問題、改善事物,而在能力養成過程中,逐漸提升到「精」的等級,並且持續變得更「精」。(Y10905)


心得感想:

看完閱報制度的執行要領,也正好分別參加過幾位同仁的月報與季報,更明確的感受公司對月報制度一直強調的能力訓練與養成的重視;月報的內容,強調對數字解讀的精確,這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雖說資訊本科出來的人多半學過不少的數理、統計科目,學校學到的,都是如何計算?什麼狀況該套用什麼公式?這些都是輔佐資料產出的工具,其時實用的重點還是在對產出的數據,應找出到底隱含什麼樣的意義?這點沒有經過長期的訓練,其實很難對數字敏感。善用圖表對於數字的解讀是很有幫助的,但如果沒有像月報制度這樣的強制執行,除非自率很深的人,其實很難要求自己經常去整理產出各式各樣的數據,在去分析這些數據所代表的意義與工作的關連。要Do right thing, Work smart, 很容易說,但不容易做到,練習,才會有成果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