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

W4-2 「系統習慣」的養成

原文內容:

長久以來,公司藉由月報制度要求同仁養成整理、分析的習慣,某種程度已普遍性的引導同仁「數字表達」的習慣,並已達到一個好的成果。基於進一步強化同仁養成「系統習慣」的目的,我們希望鼓勵同仁藉由演練三項強化系統表達的方法,來建立「系統表達」的習慣;期望在耳濡目染中,提升個人「系統思考」的能力。

系統思考就是面對一項事物時,能先掌握整體,再進入分析組成部件以及其關聯性,再由個別部件往下拆解、分析更小的部件,整個掌握事物的結構與層次,才能透澈了解整個事物的內涵。相對而言,單點思考者就是直接由某一部位思考,以至於看不到整體,也考慮不到與其他部件的相互影響關係,所以判斷易有盲點,也易掛一漏萬,此即最大的差異。

因此,「系統習慣」就是養成「先掌握全部、再拆解成部件」的習慣。假如我們在日常的表達、描述、解說報表之際,能先說明整體、再說明部件,即是系統表達的習慣。由於系統表達的背後,必然是一個先思考整體、再思考部件的思考習慣,而聽者順著表達的順序,接收時也會先接收到整體、再接收到部件,如此一來就會形成講者、聽者都在演練這樣一個「先掌握整體,再掌握部件」的情形;而此一系統表達的習慣,將有助於延伸出個人建立系統思考、系統分析的習慣。

為了營造「系統習慣」的環境,我們希望所有工作月報的準備資料中,個人都可強化下列三種表達方式。

第一,是Top-down的結構方式。未來整個工作月報的結構,先整體再細部,呈現有結構、層次的表達;並且遇有統計報表時,特別注意將「合計」的項目放在統計報表的最上方(過去習慣性會放最下面)。

第二,就是養成繪製「結構圖」或「流程圖」的習慣。因為圖本身即代表一個整體,裡面的每一個方塊即是其部件,部件與部件間的連接線即是彼此間的關聯,此法將有助於了解各部件之間的因果關係與先後順序。尤其人們是傾向於圖像式的記憶與思考,圖像的表達十分有助於講者的系統思考,以及聽者有系統的理解與記憶。

第三,是建立個人的工作控管表(control sheet)。將所負責之工作,有結構的表達於一張工作表上,用於定期追蹤控管;此舉將有助於建立工作關照的完整度,並提高工作的精緻程度。

  「系統能力」是所有能力的根源。經由月報體系推動「系統表達」的習慣,在耳濡目染、潛移默化中,公司內部形成一個具有「系統習慣」的環境;自然而然的,對養成每位同仁系統思考、系統分析、結構分析等等的「系統能力」,將更有助益。(Y50404)



心得感想:

系統性思考在中國人的教育裡,一直是比較缺乏的一塊,學校的教育重的是記憶,因此容易淪於填鴨,而削弱思考能力。而出社會之後,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,與接觸的事務變廣,於是身邊的瑣事會越來越多;要能夠有效利用時間,且要能抓住事情的重點,系統性的思考就變的很重要。於本文所提到的,要 藉由「系統習慣」的養成,建立「系統表達」,以提升個人「系統性思考」,對每一個人而言,都是一個很不錯的訓練機會。在一般的公司裡,類似月報這樣的訓練,多半是針對主管或是儲備幹部才會有的訓練;然而,如針對所有基層員工都能培養其系統思考的能力,則對於整個公司的能力,也會相對成長。因此,月報制度或許會讓人覺得花費很多時間,但一但養成習慣,我想不但會養成習慣越做越快,無形之中也會訓練系統思考的能力。

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

W4-1 能力根源圖

原文內容:




心得感想:

由左到右區分幾個方塊:思考-->習慣-->能力-->成熟度,說明了一個人能力養成的途徑,與最後期望達成的目標 (智慧、成就、與財富);而每個方塊再細分下去則是歸類各種不同層次所使用的方法,這些方法在前面所閱讀的文章中,都有詳細的說明與闡述。而在下方支持的黃色區塊,則是輔佐以上途徑所應具備的態度與觀念。

就硬性的技術面而言,此圖展現的是一種系統性的思考,用簡單的區塊、顏色、與辭語,結構EMBA文章的重點精神;而就軟性隱含意義上,可以想見公司極度重視人的教育與思考養成,而且更重視人格發展與態度是否具備,一旦人格與態度如果有偏差,則所有一切的訓練都是惘然。態度有多重要?過去資深經歷的長輩們經常會提醒,〞態度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高度〞。長輩的話,不可不思考。

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

W3-2 能力的內涵

原文內容:

當我們談論到一個人的「能力」時,一般人通常認為這是指個人在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而言,因此,在追求能力的成長時,也只專注於專業知識的不斷吸收與提升。但是,我們常會發現,兩個專業知識水平相當的人去處理、執行相同的事物,產生的結果與成效卻往往並不一樣;甚至有些專業知識相對較低的人,其處理起事物來反而得到比較好的結果,為什麼會如此呢?

仔細分析「能力」的內涵,其實包含了三大部分,「專業知識」固然是其中之一,但除此之外,還包括執行、處理事物的方法與經驗(即「執行能力」);以及學習、反省檢討的能力(即「學習能力」)。這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一個人是否有能力成事,並且不斷提升精進的基本條件。

「執行能力」牽涉的層面相當廣泛且細膩。首先,要能掌握不同事物間的輕重緩急,要懂得階段性、循序漸進推展的道理;執行事物時,必然會產生與其他人溝通協調的需要,因此溝通技巧與方法不可或缺;事物的推展不可能靠一個人就能完成,必須懂得宣導的技巧與方法,並且知道如何把一群人組織起來,分工合作將一件事物「做出來」;由於執行事物必然牽涉到「人」,所以對於人的行為模式與心理特質的認知也很重要等等。諸如上述種種,都屬於「執行能力」的範疇。

至於「學習能力」,則是專業知識、執行能力兩方面能否精進的關鍵所在,可謂個人能力的基礎源頭。學習能力除了包含態度上是否有心要學,以及是否懂得正確學習方法之外,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一點是,持續地自我反省檢討也是個人學習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環,如果不能時時自我反省檢討,學習的成效便大打折扣。

個人能力的成長,必須上述三方面均衡發展,不可偏廢。有些人專業知識非常豐富專精,談起事來頭頭是道,但到了實際執行時,得到的結果卻是奇差無比。事實上,只有專業知識而缺乏執行能力,並不足以成事,所有談論的事物即使再理想,也都只是空中樓閣。沒辦法執行落實以得到最後結果的話,絲毫沒有價值可言。

反過來說,如果執行能力很強,但是缺乏專業知識的話,則因為無法正確地分辨、判斷事物,而很容易導致把事物執行到錯誤的方向去。雖然最後還是把事情做出來了,但是卻沒有把事情做「對」,這種情況同樣無法產生好的結果。

專業知識、執行能力、學習能力是能力的三大部分,一個人必須這三者兼具才可以稱得上是「有能力」。學習能力是個人能力的基礎;具有專業知識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判斷,避免走錯方向;而執行能力強,才能讓事物產生結果與價值來。一個人也唯有三者同時注重、均衡發展,其能力才可真正地提升。(Y10731)


心得感想:

本文提到能力的內涵包含三部份:「專業知識」、「執行能力」與「學習能力」;如文中所提,一般人總是只注意在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,而忽略執行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提升,因此容易造成處事缺乏執行能力;意指執行一件事成功的能力,除了專業知識,專注力以外,仍需要溝通與協調能力等輔助,才能趨使事情成功圓滿;而學習能力為進步的基礎,需要能有心學習且不斷累積成功經驗與檢討錯誤經驗,才能不斷提升能力;因此這些能力都是自己該注意,且時時訓練培養的。

2007年9月22日 星期六

W3-1 學習能力

原文內容:

在「能力的內涵」一文中,我們將「能力」區分為「學習能力」、「執行能力」與「專業知識」,其中,尤以學習能力為其他能力之基礎。因為學習能力就是學習的方法與技巧(並非是學到什麼東西),有了這樣的方法與技巧,學習到知識後,就形成專業知識;學習到如何執行的方法與技巧,就形成執行能力。所以說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。

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觀察到有人學的很快,有人卻學得既慢又辛苦,原因何在?其關鍵即在學習不懂得使用方法。認知到學習有其方法,經常演練這些方法使之成為習慣,學習將會又快又透徹,能力、知識的成長也就會加速。

一般而言,學習新事物有三種方法。第一種是拆解法(top down)。當面對的是既成的一套的知識系統,最好的方式是先將整套知識分拆為局部(子系統),了解個別部件(子系統)本身的意涵、整體與子系統間的關聯、以及部件與部件之間的關聯性,通透了解後,進一步再針對個別部件往下拆解、分析更小的部件。充分掌握事物的結構與層次,即能透徹了解整個事物的內涵。

譬如學校的學科就是一個系統,傳授時會區分為幾大部分,每一部分各有數個章節,各章節還可往下細拆為幾個小節,部分、章節與小節中有其關聯性,這都是方便學生吸收的做法。可惜的是,部分教師講授過程中,易忽略提醒學生所在的章節屬於整體哪個部分,與整體的關係為何,導致學生最終只學到個別部分的知識,反而忽略學科通盤的融會貫通,淪為見樹不見林,同樣犯了學習不用方法的毛病。

學習的第二種方法是併整法(bottom up)。當面對的事物未經整理成套,或是資料取得有困難時,即須由蒐集資料做起。蒐集資料的過程猶如瞎子摸象,一開始資料不足時,僅能摸索到少數部件,隨著資料的累積增加新的部件,蒐集到六、七成後,即可嘗試由已整理的資料,去推斷事物可能的全貎。猶如一開始雖是摸到象鼻、象腳,但有六、七成把握後,可嘗試跳脫部位的層次,推論其整體為何。在此過程中,要交互運用歸納、推論及系統思考的技巧,練習去推論整體的輪廓與內涵。

舉例來說,聯強早期切入資訊通路時,對資訊通路並不熟悉,只能透過資料的蒐集了解通路。一開始先看到以消費者為銷售對象的門市為主要通路,其本身包含了大型連鎖賣場、一般門市等業者,隨後發覺通路業者尚包括非門市業者,其銷售對象則以政府機關、教育單位、企業行號等,其業者大致可區分為大型系統整合商(SI)及一般加值商(VAR)。隨著時間演變,又陸續加入電視購物、網路購物等業者,漸次拼湊出通路的全貎。

學習的第三種方法,則是拆解法與併整法的混合運用。在透過併整法掌握事物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樣貎後,即要跳脫個別部件的思維,往上提升到全體的層次,再透過推論,以top down的方式重新拆解、架構其組成系統,對整體的掌握度即可提升到不同層次。

上述三個方法都易於了解,但三種方法運用的熟練度與火候,就決定了能力的高度。因此,將學習方法運用得愈熟練,甚至進一步將其內化成為習慣,即能提升學習能力,進而推升整體能力的層級。(Y50427)



心得感想:

所謂活到老學到老,人的一生當中,從出生後眼睛睜開那一刻就在學習,一直到眼睛閉上才會停止;有好的學習能力,則學習速度就會加快,當學的多,累積的知識廣,能力也就會相對的提升。過去的職場當中,常會聽到有人喜歡藏私,吝於教導別人,其實這樣無形之中也會消退自己的學習能力;一個人的能力,並不在於自己學會多少東西,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訊息的取得是非常容易的,別人無法從你這裡取得的資訊,也可以從別的地方取得;重要的是要如何吸收這些資訊,並轉化為有用的輔助技能;將所學的資訊融會貫通,進而整理而傳授別人,在傳授的過程當中透過互動與反饋,得知自己所學是否完整,會使自己能獲得的更多,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

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

W2-2 會議的訓練與共識功能

原文內容:

  在傳統的觀念中,開會是為了討論事務。在此定義下,一般人往往認為開會非得針對特定事項進行討論不可,卻忽略了會議更重要的功能,亦即訓練與共識。

  會議大致可分為兩類:定期會議與專案會議。其中,專案會議主要針對特定主題討論,而真正要花時間討論的事項,則不應該排入定期會議的議程中。針對定期會議,則可分為兩種狀況來探討,屬於較為基層的定期會議,與會成員的同質性較高;而越往組織的高層,由於橫跨的部門較多,與會成員的同質性也隨之降低。

  就與會者同質性高的定期會議而言,會議內容著重在訊息交換,以及工作上面臨問題的討論與解決。無論是數日一次的晨會,或是每週、每月一次的週會、月會,與會成員各自談論所遭遇的事件,與其他成員分享,其效果在於增加所有成員的閱歷,同樣的經驗,無須每位成員均親身經歷才能獲取,甚至犯同樣的錯誤來換取教訓。這便是會議的訓練功能,此一過程比解決問題來得重要。

  要強化會議的訓練功能,主管應該針對部屬提出的報告內容,加入本身的看法。主管的閱歷比部屬豐富,但平常不見得能一一提出與部屬分享,唯有透過討論,經由互動的過程來誘發主管相關的思考,而給予部屬更高頻率的機會教育。因此,在會議過程中,主管應不斷拿出其經驗來,並且擴大闡述,使部屬的認知範圍加大,提升其學習效果。

  另一方面,主管更應適時拉高討論的層級,將範圍延伸到其他型態的事件上,增廣應用面,達到讓部屬舉一反三的效果。例如業務單位提出因地震導致部分地區的市場買氣不振時,主管便可將其引導到哪些天然災害會造成類似情形?該如何因應?其效果是在事件尚未發生之前,相關人員已可預先思考因應對策,讓心中先有個譜。

  會議的另一功能是共識的形成與強化。由於組織中每個成員的狀況不一,使得主管在運作方式與習慣的要求上,必須持續地督促部屬,讓所有成員步上軌道並達到較一致的運作標準,而定期性的會議便是最佳的機會。

  在會議的訓練與共識功能下,主管針對會議外已經與個別成員討論過,並已解決的事項,如果具有重要性,仍應在會議中主動提出來談論。此外,所有成員也都應該不忌諱談論失敗的案例,要有大家都在學習、都難免會犯錯的心理建設。錯誤的案例往往能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,固然成功的方法具有參考價值,但減少犯錯卻可讓損耗降至最低,要達到此一目的,主管須注意技巧問題。

  在與會成員為跨部會、同質性低的會議方面,可能出現的問題更多。由於與會者來自不同部門,不僅對彼此間的運作較為陌生,甚至認為事不關己,這使得會議往往陷入各自輪流唱獨腳戲的窘境。

  事實上,跨部門的學習對組織成員而言,是更為重要的訓練。雖然在組織當中,成員可以透過職務的輪調而學習到不同部門的運作知識,但畢竟不可能走遍所有部門,因此,會議便成為學習其他部門之「異業知識」的絕佳機會。一個部門的主管,如果不能瞭解其他部門的運作,則其決策將因無法充分考量周邊配套而品質低落。

  以會議進行跨部門學習,高階主管須扮演「轉譯者」的重要角色,幫助不同部門間互相瞭解對方談論的內容,且當某部門提出一項問題時,主管應告訴旗下其他部門的成員,此一事件對其有何影響。此外,由於不同部門之間,在權責歸屬上常存有灰色地帶,高階主管間的會議也可減少此一情形,提高整體運作的協調性。掌握上述開會的關鍵,可大幅增進部門內與部門間的共識,避免形成多頭馬車而導致效率低落。

  定期會議之外,則是專案會議,其特性是針對特定的主題、與會者的意見多、會議時間長,且不見得可以立即得到結論,這是團隊共事必然的情形。然而,專案會議最常陷入的狀況是,各部門與會代表的思考面向不一致,且除了主導單位有較詳盡的會前準備之外,其他成員只是形式與會,在各自處於不同狀態的情形下,會議過程往往很難聚焦,甚至在彼此互相遷就下,得出荒謬可笑的結論。

  有鑑於此,專案會議的主持者應開宗明義地將會議主題的背景、目的說明清楚,確定基本的原則與精神,藉此將所有與會者拉向相同的基調與頻率。此外,會議須依不同部門關連性的高低,視每次會議內容的定位,彈性調整每次的與會部門,避免勞師動眾。

  許多人認為開會沒有必要,其理由是同一部門的成員平日直接溝通即能解決問題,但如此卻無法達到成員之間互相汲取對方經驗的效果,且易因成員們主動程度的不同,而與主管產生不同的互動頻率,造成整個部門成員得到的訊息不一致,降低了共識程度。

  不開會的另一個理由是「沒時間」,然而,忙得沒時間的原因很可能就出在未能善用會議的訓練與共識功能,而必須花更多時間重複處理同樣問題,導向惡性循環。就此而言,定期會議一定要定期召開,讓每位成員排開其他行程,否則,出席狀況零零落落,最後便無疾而終,無法產生任何效果。 (Y01227)


心得感想:

工作10多年,參加過不少大大小小的會議,也曾經抱怨會議過多而成效不彰;但到了實際帶領專案時發現,當溝通窗口越多時,越顯的會議的重要;也只有透過正式的會議,才能讓所有人面對面的把所有問題一次講開,溝通的成效也容易顯現。

即使是一般的專案裡,也是會將會議根據主題與目的不同加以區隔,有些時候討論性的議題的確不需要勞師動眾所有人參加,會議方式也比較不拘形式,其重點是在找出解決方案;而屬於管控性的會議,由於是為了掌控進度,故需要定期舉行且甚至可以將會議的議程固定,其重點是讓大家快速互相掌握彼此進度,清楚下一步該採取的行動。公司的月會,比較類似於專案管控會議,應著重於部門目標的達成狀況,如發現偏差則可以在會議中讓主管適時做個調整,以免同事各自打拼,卻無法有效發揮成效。

讀完此文後,發現公司的會議附帶的一個特點,就是富有教育與學習的目的於其中,可見公司對員工訓練與培養非常的重視;參加跨部門的會議,也是增加不同部門間同事交流的好機會。

2007年9月14日 星期五

W2-1 能力養成的五個等級

原文內容:

在工作或生活當中,我們不斷地在學習各種事物或技能,而隨著對同一件事物運作得更熟練、瞭解得更透徹、應用得更廣泛,一個人的能力也跟著逐步提升。如果仔細分析一個人在某一領域的學習成長過程,則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反映出來的能力高低,大致可以分為五個等級,我分別稱之為:不會、會、熟、精、通。

當我們接觸到一件新的事物時,因為沒有人是天生就會的,所以必定是從「不會」的階段開始。透過學習,我們知道了基本的方法與步驟,於是學「會」了這件事。「會」的標準其實不高,只要一件事情做得出來就算是「會」,但可能要花太多時間而沒有效率,且做出來的品質也可能只有六十分低空飛過,勉強及格。很多事物我們經常只學到這個階段,如果這是生活中休閒娛樂方面的技能,自然也足夠了;但如果是工作上的能力,由於企業競爭講求的是優劣高下之分,並非及格就好,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裡,比別人差一分就居於劣勢。因此,能力光是停留在「會」的階段,顯然不足以在職場競爭中留存下來。

學會了一件事物之後,透過反覆不斷的操作練習,經過一段時間之後,進步到可以把這件事做得很有效率、做得很好,則能夠稱之為「熟」。也就是說,一個人在能力上達到「熟」的等級,代表著他能夠在效率與品質這兩方面,同時達到一定標準的要求,對事物的運作與執行滾瓜爛「熟」。一個人的能力到達這個等級時,大抵能在既有的工作崗位上,表現得中規中矩,還算稱職。

許多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達到「熟」的程度之後,很容易會陷入一個盲點,即認為自己對這件事情已經熟透了,難道這還不夠嗎?然而「熟」充其量也只是在依樣畫葫蘆,只不過畫得又快又好罷了,但對於事物的瞭解卻不見得透徹,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,一旦稍有變化,很可能就無從下手。一個人的能力若一直停留於此,往往成為所謂的「萬年科員」,數十年如一日地做著同樣層級的事;也很可能因為客觀環境改變,既有的能力不再有用,而必須從頭學習一項新的能力。

「熟」的往上一個等級是「精」,在職場上,唯有達到這個等級的能力,才有資格在一家公司當中,擔任基層主管到中級主管的職位。要提升到「精」有一個先決條件,即要對於所從事的工作能夠有「深度」的瞭解。而一個人唯有具備「獨立思考」的習慣,並且習慣性地運用「系統性的思考」與「結構性的分析」,才有可能對於事物產生徹底而深度的瞭解。經由對事物深度的瞭解,便能夠主動、獨立地改善事物,具有這樣的能力才可稱之為「精」。因此,一個人要從「熟」提升到「精」,最重要的一點便是,不僅要知道如何做,還要進一步瞭解為什麼要這樣做,藉以掌握每一個運作背後的道理與根源所在,如此才有可能找出當中不夠完善之處,加以改善;遇到變化的時候,也能夠知道如何因應。

從「精」到「通」,則是一個較為漫長、難度較高的過程。就工作上而言,一個人能力要提升到「通」的等級,必須在同一個領域中,經歷過兩種類型以上的事物,在「精」於不同類型的事物之後,比較分析不同類型之間的差異,加以去異求同,而在面對此一行業內的其他新事物時,便能夠駕輕就熟地因應。一個人的能力提升至此,可稱之為「通」,也就是融會貫「通」的意思。

舉例來說,在「資訊通路」這個領域中存在各種不同類型的通路,例如,一般門市、大型賣場、VAR、SI…等等,而且同一類型通路在不同地區的經營訣竅也會有差異。一個人若從北部「門市通路」的經營開始學習,達到「精」的程度之後,進一步學習中、南部「門市通路」的經營,並且也提升到「精」,則我們可以說此人對於國內資訊「門市通路」的經營已經「通」了,是這個領域的專家。如果繼續學習大型賣場或VAR、SI等通路型態的經營,則有可能進一步成為國內「資訊通路」的專家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往後對於任何一種沒接觸過的資訊通路,便能夠結構性、系統性地去瞭解,掌握其特質,以及與其他通路的異同之處,如此就能成功地經營此一新的通路。

當然,學習的腳步並非就此停止。如果在成為國內的資訊通路專家之後,還能到海外的資訊通路開疆拓土,或是跨足學習國內通訊通路的經營,則有機會成為國際的資訊通路專家,或是國內的3C通路專家。經過越多種通路的歷練,比較更多類型之間的異同,則在通路這個領域之中,就更能融會貫通。

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,對於一件事物從「不會」到「會」,再到「熟」,進而提升到「精」、「通」,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學習過程,即使已經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,也還有更大、更多的領域等著去學習,沒有盡頭。而每一次等級的提升,都有更多不同的條件必須具備,而非隨著時間的進展就能自然地升級;而且,越往高的等級,其升級所需的學習過程也越為漫長。因此,一個人的能力可以提升到哪一個等級?是否會在中途便停止了?端視此人是否清楚認知到此一能力提升的過程與所需條件,以及是否有足夠的動力與耐心去學習。 (Y10706)





心得感想:

本文把能力養成分成 不會、會、熟、精、通五個等級,並對這五個等級做了精確的定義;主要是要告誡我們,並非會了就代表不需要繼續學習,後面還有熟àà通三個階段要走過。過去自己在學習上,經常學會一件事後,就會對重覆不斷的事情產生厭煩,懶的再繼續精進專研;此點有可能造成學到的祇是皮毛而已,而沒有真正學到精隨,也難以融會貫通、舉一反三。要讓自己的能力提升到「精」與「通」的境界,就是要不斷的驅策自己,要能夠不厭其煩的反覆練習;柏拉圖說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,如果沒有經過不斷訓練,就很難變成專家。

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

W1-2 衡量個人成熟度的四個指標

原文內容:

我們經常會說一個人「夠不夠成熟」、「火候深不深」,但到底怎樣才算是「夠成熟」、「有火候」呢?這是一個相當難以評量的問題,因為成熟、火候只能以意會,而沒有數字化的指標可以衡量,不像身高、體重一量便知。但是,一個人從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好不好、處事態度健不健康,到能否正確地決斷事物等等,都與其成熟度有關。因此,如何衡量一個人(包括自己)的成熟度,是一件重要的事。對此,我認為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評量。

一、單面向V.S.多面向

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,對於周遭事物的考量,最先大多只能專注於一件事物,然後逐漸進展到能夠同時兼顧多種事物。大部分人都曾看過這樣的現象,一個小孩子在餐桌上伸手要夾較遠處的菜時,經常會不經意地碰翻了靠近自己身前的杯子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當小孩子想要伸手穿過杯子去夾菜時,腦海中便只專注於要去夾的這盤菜,而無視於杯子的存在,因此很容易就把杯子碰翻了。隨著年齡漸長,小孩逐漸學會同時注意到二件、三件不同的事物之後,這種現象發生的機會也跟著降低。

在工作能力的培養上,也常見類似的情況。有些人總是習慣於單點思考,在考量一件事物時,往往只能注意到其中的一個單點,而無法同時顧及周遭相關的事物,使得思考、決斷的品質相當低落,掛一漏萬。而一個成熟、有火候的人,則會把各種相關的事物一起納進來做整體的考量,例如,思考這件事情如果這樣做,其他相關的事物會產生什麼連帶的變化;或是如果在另一個部分做出哪些配合,可以是整體效果更好等等,如此同時考量多重不同面向,所做出來判斷決策的品質也會較佳。如果一個人能同時兼顧到更多相關的面向,則我們可以說這個人越成熟、火候越深。

二、有形V.S.無形

人在判斷外界事物的價值時,只有先意識到事物的存在,才有可能進一步體認到它的價值。有些事物是有形的,只要看到、聽到,就能意識到它的存在;但無形的事物卻看不到、聽不到,只能靠著「想像」來感知它的存在。一個人如果只能用眼睛、耳朵來意識事物的存在,而無法用想像、體會的方式來感知事物,便無法體認到無形事物所具有的價值。然而,無形事物所能產生的價值,卻永遠大於有形的事物,因此,一個人從只能看到有形價值,進一步到能夠體認無形價值的存在,便反映出這個人的成熟度與火候。

舉個例子來說,一般人就業時,所獲得的薪資是有形的,工作的學習成長環境卻是無形的,而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能帶給個人能力更大的成長,與更好的發揮,個人得到的成就也因此更高,所以其價值遠高於有形的薪資。但許多人在選擇工作時,卻看不到這些無形的價值,於是往往只單憑眼前薪資的些微差距就做出決定;越是成熟的人,則越能夠認知到學習環境的重要性,而會選擇好的環境以謀求更大的無形價值。

三、短期V.S.長期

耕耘與收穫之間,通常會牽涉到時間長短的問題。有些事物在投入之後,很快就能得到回收,不過,其效益持續的時間也比較短暫,效益反映結束之後,必須再次投入,才能再產生效益。另外也有一些事物是需要長期的耕耘,而且在短期內不見得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,但是,其效益卻是源遠流長地延續發酵,且時間越久,產生效益的放大倍數越大,所能得到的整體成效也會因此百倍於短期效益。

但投入之後可以馬上回收,表面上看起來是一件相當誘人的事情,許多人都會被此吸引,因此在思考與決策上便容易傾向於注重眼前立即的效益,卻未能重視、或沒有耐性從事長期的耕耘,形成所謂的「短視」。而一個成熟的人,則能夠忍受短期效益不明顯的現象,而選擇長期耕耘,追求長遠的效益,我們說一個人「有遠見」,意思便在於此。因此,我們從一個人對於事物的判斷與決策上,是偏向於只求短期效益,或是懂得追求長期效益,便可以衡量出這個人的成熟度如何。

四、相對V.S.絕對

世界上所有事物幾乎可以說都是相對的,而非絕對。比方說,好與壞便是相對比較之下所得到的結果,當我們說一件事物是「好的」,指的是「與另一事物比較之後,相對的好」,而非「絕對的好」。換句話說,好與壞之間,並非100分與0分的截然二分。「好」有可能70分的好,也可能是90分的好;「壞」則可能是59分的壞,或20分的壞。

但一個不成熟的人,會習慣於用絕對性的角度來判斷事物,只有「好」與「壞」的絕對二分法。在這種情形下,由於缺乏相對比較的判別標準,因此無法分辨出真正的好與壞,也不知道好有多好?壞有多壞?而一個成熟的人,對於事物則懂得用相對的邏輯來看待,而擁有較精準的判斷力。

綜合上述四個指標,當我們在判斷一個人的成熟度時,可以從他的行事作風來觀察其思考、決斷一件事物時,是否能經常兼顧到多個面向、是否能看到無形的價值、是否注重長遠的效益,以及對事物的判斷是否能用相對的邏輯,藉此來衡量。因此,一個人的成熟度夠不夠、火候深不深,就看他對於上述事物養成多深的認知,以及多牢固的習慣。(Y10704)


心得感想:

本文在個人成熟度方面定義了四個指標:一、單面向vs.多面項,二、有形vs.無形,三、短期vs.長期,四、相對vs.絕對;我個人認為是,既然定義了衡量的指標為成熟度,多少就跟一個人過往的經驗值有關。一般來說,工作經驗越少,或是工作環境越單純的人,其表現在處事與待人上,就容易陷入單點思考、只看的見有形的事務、無法預知長期影響、判斷事情知道01,而不知該如何變通。此點在技術或是作業人員身上更是容易發生,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技術人員相對於業務人員,所接觸的人群範圍比較小,因此所能思考的面向也就相對較少。

個人認為要訓練一個人的思考成熟不外乎從兩方便著手,一是從EQ方面著手,另一則是增加其工作內容的廣度。一般而言EQ跟家庭與教育環境有關,再來就是過往的工作經歷影響,要改變一個人的EQ需要很長一段間,而且要本身有此意願才有機會成功。而增加工作內容廣度其實指的軟性的人際接觸廣度,而非硬性的專業內容;例如應用軟體開發的角色中,一般而言SA的工作就人際接觸面比較廣,如得面對系統的使用者、系統設計人員等兩種完全不同特性的人,而SD/PG因為工作重點偏向技術面,因此接觸人的機會也相對少很多,思考面也就不會考慮到人的因素影響,增加其工作內容廣度如參與使用者測試,輔導使用者上線等跟人比較有關的工作,可以訓練EQ方面的提升。

2007年9月8日 星期六

W1-1 如何閱讀「聯強EMBA」

原文內容:

作者:杜書伍 (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)

近來我一直在探究,一個人究竟是如何學習?遇事如何思考?為什麼有人很認真學卻不會用?也經常有人跟我反映,看不懂「聯強EMBA」。事實上,不論是讀書或學習,都要重方法,否則效果就會差。今天「如何閱讀『聯強EMBA』」,就是要談一套讀書或學習的方法,掌握這個方法,而且讀完真的要能應用,才是最重要的目的。

※最接近職場的課題;職場中無所不在的現象

首先,來談談「聯強EMBA」的由來。三十年來從事管理工作,我碰觸過各式各樣的管理課題;而身為管理者,也必須利用各種機會作觀念闡述。因此,經常跟我開會的人,往往同一課題重覆聽很多次;然而,卻也有些人則從未聽過,而且隨著公司愈來愈大,更多新進員工沒機會聽我講。所以二000年時,我決定舉辦主管訓練。

一決定要開課,這下慘了,我的思惟不知不覺中跳到像老師要上課,如何備課?講什麼主題?頓時讓我「卡」住了。老師是拿一本教科書來上就好了,但我不但要講還要編,整套談下來還要有完整度,相當不容易。而我畢竟不是職業講師,如此一停頓,匆匆就過了三個月。

後來我想通了。我每天看著公司的運作、人員的互動,點點滴滴,都隱含許多重要觀念;講題是處處可見,無所不在。正因為這些議題在所有組織與公司都會發生,爾後當我們將「聯強EMBA」對外部寄發、分享時,同樣得到很大的迴響。因此,首先我要強調的是,「聯強EMBA」的主題是極為貼近職場的共通現象,就發生在我們周遭,大家對其理應「不陌生」。

其次,「聯強EMBA」的文章,從主題一直到論述方式,非常貼近一般人的實務經驗。

管理類型文章分成幾種。首先是教科書,教科書的理論、架構很完整,但專有名詞很多,論述生硬,且與實務距離遙遠,所以念起來最是枯躁無味。其次則是世界級管理大師的著作。管理大師經常是單一觀念或主題,即構築、貫穿整本書,它避開了學術名詞,比教科書較淺顯易懂;也因其經常列舉企業個案佐證其觀念,較為接近實務。然而,其個案多半描述美國或全球超大型公司,東方企業不見得適用,讀了也沒辦法應用,用俗語講,就是「西裝太大套」,不合身。

「聯強EMBA」寫的是貼近實際的運作,雖無法針對個人直接套用,但因其描述的情境就發生在同仁的週遭,大家身在其中,所以不陌生。也因為文章多半一開始會先描述情境,像看電影一樣,先從情境進入現象,再說明現象背後的原因,與實務應用面相當接近。

※「閱覽訊息(概念結果)」與「鑽研知識(為什麼這樣)」的不同「讀的習慣」

第二個,我要講一個重要的習慣。大家可以回想一下,大學以前求學,書是怎麼讀的?是不是一字一句讀,讀不懂就回頭看,讀的速度時快時慢,反覆對應,想通了再往下看,想不通就再用力想。用功一點的人,整篇讀完後還會從頭想一下其論述架構、方式,期能掌握全篇的精神。這是「鑽研知識」(思考為什麼這樣)

但是,進入社會後,大部分的人是如何如何讀報?讀雜誌?看e-mail?多半極少用「鑽研知識」的方式,而是在「略覽訊息」,掌握精要、概念就好了(了解一個概念結果)

然而,閱讀要能內化,是要用「鑽研知識」的方式,因此,要真正將「聯強EMBA」內化,當然要用「鑽研知識」的方式讀,若非如此,將難以了解其內涵。這是兩種不同的讀法,所以要先認知自己是用「鑽研知識」還是「略覽訊息」的態度在閱讀。

※讀了為什麼不能用?切忌「讀」「用」分離

第三個,要說明的是學習的習慣與腦部活動。為何要大家再讀一遍「學習與應用」這篇文章?大家回想一下,小時候唸的東西與生活的應用密切配合,譬如植樹問題、雞兔問題,學了之後回家就會用了,「學」與「用」是結合在一起。初中之後要上幾何,高中要上拋物線,大學唸微積分,「學」與「用」就愈離愈遠,與實務無關的內容愈來愈多。所以,逐漸的有人書開始唸不好,但是這類人反而「讀」與「用」兩個世界沒有分離。

另一類人是書唸的很好,卻是進去「讀」的世界就出不來,甚至乾脆把實務面都拿掉,一頭鑽進淨空的實驗室體系去鑽研。漸漸的,書讀的很好的人就養成了兩個世界的習慣,兩個世界無法貫穿,讀完之後不會用;甚至價值觀就認定實務沒有價值,陷入「不食人間煙火」,此時,要改回把實務與理論合一的習慣就不容易了。因此,大家可以先回頭檢視一下,自己是哪一種習慣。

「學」與「用」能不能合一,還有一個影響因素。開始就業後,絕大多數人都由基層做起,被「押著」去看到實務怎麼做,一段時間習慣實務運作後,也有機會脫離「學」「用」分離的狀態;但若工作性質不是基層、routine(例行)的事,比如說規劃,那麼,還是可能會延續用理論邏輯去推演的習慣。因此,我們看到很多人工作資歷很長,經驗理應很多,但真正裝進腦海、能抓的出來用的還是很少,這都是因為中毒太深,或是價值觀輕忽實務,導致看到實務仍舊「視而不見」,如此一來,有再多的經歷都無法累積實務經驗。

※解析拆解學習與應用的機制

那麼,腦筋究竟是如何在運作?腦筋就像一個資料庫(見附圖),不論是閱讀、上課或是觀察事物,接收到訊息時,並非立即將之放入大腦資料庫,而是會先取出大腦相關聯的事物出來對應理解、鏈結,經整理儲存後再放進大腦資料庫。



在此過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確實有跟自身經驗對應與聯結。比方說,我發現手上握的這瓶礦泉水,瓶身中間有凹入的設計,從我腦中的資料庫,我聯結到它應該是用來讓人好握、不易滑落的,理解清楚後,再將這個更新後的訊息,儲存到資料庫中(理解儲存思考)。未來我有遇到相關問題時(issue),譬如要設計高爾夫球桿或棒球棒,我就會去搜尋腦中的相關資料,這個訊息就會連同其他有關握感設計的相關資訊,一併被我拿出來思考(搜尋應用思考)

所以說,吸收機制就是透過「理解儲存思考」,不斷的對訊息做差異比對、理解、關聯鏈結,最後更新你的資料庫;花的時間愈長,其腦海中聯結的事物就更多,就可整理儲存的更完善;往後當你有各式與此相關聯的需要時,就可以透過「搜尋應用思考」,牽引出這個訊息。因此,為什麼有人遇到問題要思考時,只能抓出一點點(單點思考)?有些人卻可以抓出一整套(系統思考)?而且從不同的角度都能抓到所需要的訊息?關鍵就在於儲存階段「理解儲存思考」的動作沒有做好,就好比到一間分類清楚的超市買東西,搜尋的速度必然遠高於雜亂堆放的倉庫一樣。因此,如果理解儲存思考的品質很好,搜尋應用思考的品質也就會好。

※用「經驗」來模擬、對照,才能轉用到「實境」,才能內化

※切忌陷入「學」「用」分離的習慣

再回到如何閱讀EMBA。閱讀EMBA的過程,就好像巡曳飛彈一樣,它是不斷的比對、修正到最後終能擊中目標。因此,看到EMBA題目,就知道大概在談哪個範疇,接下來看到第一段的情境描述,腦海就把相關的資料(經驗)抓出來比對、理解(進行「理解儲存思考」),想想我的主管如何?旁邊的主管如何?更高層的主管如何等等?你一定要有實境的感覺,才能確認讀的過程中確實有把相關經驗都找出來。這樣一路讀下來,自己會彷彿是實境的旁觀者,閱讀的內容也才能真正融入到你的資料庫中,這就是真正的吸收內化。

你是不是以這個方法理解、學習?若不是,就是陷在物件本身的理論與邏輯打轉,而這就是「學歸學用歸用」。所以為何我要大家多思考?就是吸收東西時「理解儲存思考」的時間要拉長,而且「搜尋應用思考」的時間同樣也要拉長。那何謂「深思考」?就是連結的很深很廣,要用時自然挖出一大串。如果腦袋很落實這樣的思考方式,這叫反應力很快;當「理解儲存思考」時整理、儲存的很好,所學一樣東西可以用到好多地方,就叫做很會應用。真正養成對的思考習慣後,東西放在你的腦中,形同一個multiple key,從不同面向都可以將它拉出來。

※深思、苦思,才能「呈現」、「強化」「弱訊息」

在連結實境與自身經驗的過程中,有些人會說,我都沒有經歷過,如何想的出來?這可區分為兩種情況。

一是「強訊息」與「弱訊息」的差別。眼睛像攝影機,橫掃一遍影像就全部收錄於腦海,差別在於有些看過後未經思考便隨意放入腦中,甚至淡到沒有發現其存在,叫做「記憶很淡」;有些則是很注意在看,甚至經過思考,叫「記憶很深」。比方警察在偵辦犯罪案件時,被害人往往因為當時很恐慌,以為什麼都不記得,此時警察即會運用催眠的手法,幫助其放鬆心神,讓「弱記憶」慢慢顯影,這顯示周遭很多東西都在腦海存留著記憶,只是強不強烈的差別。不強烈怎麼辦?就是苦思,苦思就會逐步顯影。

腦袋中資料不多的另一個原因,是經驗不足。我在大學時代自修了很多心理學的書,當時的閱讀材料,很多至今仍讓我受用無窮。然而,當時我十九歲,也沒人教,讀不懂時,只好把朋友、師長、父母、兄弟都拿出來想,就是那個人,很像這樣的人格描述…。否則,十九歲我能有什麼人生經歷?所以我希望大家苦思,用鑽研知識的方式,用力把腦中的東西拉出來對應。

EMBA裡面描述的情境,乍看你會覺得沒見過,但用力想就會感覺週遭不難察覺類似現象。比如講聰明人,講主管的處斷事情,在你腦海一定有類似情境,只是你的記憶很淡罷了。各位同仁至少都已二十來歲,絕對有很多閱歷,至少看過幾百個人以上,只是並不是那麼印象深刻;因此,如果真的想讀好EMBA,透過苦思,好好連結到自身經驗,一篇文章讀一小時也不為過。

※要upgrade,善用模擬、轉換、共振的效果

有時候我太太會問我是不是在刻字,看一頁雜誌看一上午。那經常是我看到一句話覺得一針見血,掏出所有的相關資料出來想;然後,進一步推演,再加上一個變數會如何?邏輯會不會有更上一層樓的詮釋?因此,學會閱讀EMBA及學習新事物的方法後,火候要再往上提升,就需要「模擬」能力。

早期,EMBA的很多主題是針對主管而寫的,後來轉念一想,員工有一天也會當主管,現在就先學習起來不是更好?如果要等當上主管才學?那麼下屬都成為你的白老鼠?人之所以要讀書,就是為了在尚未碰到問題前,就先學到如何因應;而不是樣樣事情都要親身嘗試、炸的遍體鱗傷才學會。而且,管理的課題轉換到個人的情境,道理經常也是互通,這樣就進一步活用EMBA的文章了。

另外,大家在閱讀EMBA時,也要善用共振的效果;正在談戀愛的人看愛情電影最有感覺,老夫老妻則不會如此內心澎湃,就是這個道理。很多人有過這種感覺,就是最近自己在關注一件事時,會發現剛好好多地方都有講到;這並不是巧合,而是你腦袋一直在關注那件事,所以你會對與此相關的事物特別敏感,看到時就吸收到了,這就是共振或共鳴的效果。我們會重複寄發EMBA給同仁看,就是這個道理。我自己也是每一篇都重看,每一次看的感覺都不一樣,也許是當時正好面臨這個問題,也可能是經驗更豐富所以看的感覺與體悟也會有所不同。

※細讀,並來回對照

※當自己具「轉述」的責任,應用「教學相長」及「自我強化」來加速內化

重複閱讀也在於它具有加強印象(remind)的效果,這個道理跟廣告的原理一樣。廣告首先強調讓人印象深刻,所以講求表現手法;其次,因為記憶會淡忘,所以廣告學有一個模式,一周或三天內至少要讓你看三次,還沒忘光前就要再打廣告,忘掉的速度就會慢一點。所以一個東西要真正著床,一方面是讀的時候用心讀,牢牢與經驗、記憶連結;另外就是一段時間再看一次,強化記憶。所以重複閱讀相當重要。

身為主管者,更建議其要建立「轉述的能力」,亦即用自己的話將觀念轉述給部屬。當你具有轉述能力時,愈想就愈通,這就是教學相長的效果。真正都讀懂了,融會貫通了,也就能真正提升到無形的境界。(Y60411)

(本文為2006年元月十日杜書伍總裁「聯強EMBA講座」演講摘要)

心得感想:

综歸本文的幾個大標,其主要的精神就是要我們讀文章時,不要只是「略覽訊息」只抓概念就好,而是要精讀,要仔細思考,並且要能結合過去實務經驗,反覆推敲,避免「讀」跟「用」分開。在過去的閱讀習慣裡,雖然期望都是能夠學以致用,然而除了技術文件或工具書籍直接用的機會比較大以外;對於管理性或是心理方面的書籍,即使讀的時候看到了認同的觀點,或是自己可能欠缺的能力,也很少應用在實際生活作事上,然後還是覺得自己不足夠的,就繼續買書;結果書一堆,最有收穫的是書架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因為看歸看,但沒有一邊仔細思考,看過沒多久也就忘了,這樣其實就失去讀書的意義;其實人生的道理與做事的方法不需太多,能夠掌握幾個有用的即可,透過公司EMBA規劃過並與實際工作聯結的精選文章,就像在學校透過專業有經驗的老師幫忙篩選在公司中對個人有用的,省去在坊間參差不齊的出版品中花太多時間與無謂的金錢浪費。

2007年9月1日 星期六

關於這Blog

為什麼要多開一個Blog?說穿了,其實也是一時興起...
因為換了個工作,碰到一個愛讀書的大老闆,所以公司的報告一堆;首先,新進人員就得寫一缸子的心得報告,雖說是為了應付公司規定寫的心得,但總是當時的心境;想把它記錄下來,未來回頭檢視自己是否有成長?況且,寫給老闆看的跟自己看的畢竟不同,額外的多個抒發的地方!